喜歡豪邁的歌曲,喜歡振奮人心的旋律,喜歡精神抖擻行進的感覺。
一首《兄弟干杯》,一句“多少苦累不后悔,讓失敗化成灰”,曾經讓人熱淚盈眶,曾經讓人感慨萬千。我知道,這是一個穿越過千山萬水的人才能夠擁有的體會,這是一個經歷過千磨萬礪的人才能夠堅持的追求。可是,我們的每一個上安人都會有如此深切的感受嗎?我們的每一個上安人都肯做出如此決絕的選擇嗎?
一位青年員工曾經坦誠的告訴我,他時常會感到迷茫,特別是在自己感到苦累的時候。我說,墨西哥有一個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人很奇怪:為什么不走了?那人答道:走得太快,靈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中國有一個神話:一個名叫夸父的人看到太陽即將西墜,他因此產生了一個念頭:追上太陽,創造一個永無黑暗的光明世界。于是,他撒開雙腿,狂奔而去,終于在禺谷追上了太陽。一個寓言讓人思考自己與靈魂的距離,一個神話讓人追求與靈魂同行,兩者同理:人不能沒有靈魂。一個經濟大發展、社會大變革、生活大變化的時代,必然是一個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置身于這樣一個時代,人民的思想活動越來越表現出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從而引起思想意識和價值追求的日趨多樣化,這一切不足為怪。問題是,人類的一切美好理想,都離不開篳路藍縷、手胼足胝的艱苦奮斗,理想信念只有經過實踐的砥礪才能放射出燦爛的光芒。一個愿意把自己融入時代、融入社會、融入事業的年輕人,同樣需要有散發著正能量的理想信念的支撐。
以為青年員工曾經向我述說,他常常會被畏難情緒所控制,特別是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引用《荀子·堯問》中的話說,“忠誠盛於內,賁於外、形於四海”,在中國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無數志士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以人民幸福安康為念,前赴后繼,義無反顧,譜寫的就是一篇篇感天動地的忠誠華章。有忠誠,才能“行不止者,雖遠必臻”。只有忠于職守、忠于事業,才能守住信仰、守住操守;只有忠于職守、忠于事業,才能攻堅克難,才能務實求效。
執著的追求來自理想信念,而堅定的理想信念則來自忠誠。
我之所以要舉這樣兩個例子,是因為在當前相對艱難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我們面臨著“三個不可避免”:市場占有率不可避免的有些丟失、區域拓展不可避免的受到挫折、盈利空間不可避免的有所壓縮,但是,我們擁有“三大關鍵路線”:品牌、效率、效益,我們將“立足當前、穩中求進、注重基礎、增強活力、著眼長遠、尋求突破”。在“十三五”發展規劃期,我們要全面完成公司向集團化、全國化和縱向一體化轉型,實現打造一個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建筑安裝總承包、總集成企業的發展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企是保障措施和實現途徑,全面加強員工隊伍建設則是各項工作推進的基礎、基石和根本保證,而全面推進精細化管理則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企主要方向和重要內容。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是偉大的,堅韌不拔才能勝利,半途而廢必將一事無成;我們的藍圖是宏偉的,我們的奮斗必將是艱巨的,因此,我們必須“集思廣益用好機遇,眾志成城應對挑戰,立行立改破解難題,奮發有為進行創新”。
助推企業的轉型發展,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撐,需要忠貞不渝的堅持。那么,就讓忠誠輝映日月,讓奉獻化作彩虹,讓我們去傳遞百折不撓的勇氣,去堅定砥礪前行的意志,去暢想“多少苦累不后悔,讓事業更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