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中,一些大跨度、大截面梁高大模板工程使用越來越頻繁。由于建筑施工各方主體安全監管不到位,沒有認真執行安全技術標準規范,施工中模板支撐失穩倒塌事故時有發生,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惡劣的社會影響,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坍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納起來,主要是在安全專項方案設計、安全管理和安全監控三個方面存在缺陷或監管、監控不到位。
(1)造成安全專項方案設計缺陷的原因
1)編制、審核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技術人員對《危險性較大的部分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及《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導則》和相關的安全技術標準規范不熟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沒有針對性,不能指導安全施工。
2)高大模板支撐系統荷截計算錯誤或考慮不周。一些施工企業編制的施工方案荷載計算有誤;荷載組合未按最不利原則考慮;對泵送混凝土引起的動力荷載在設計計算中不足等,造成模板支撐體系的安全度大幅度下降。
3)施工企業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技術人員沒有深入施工現場調查、勘察,對高支模區域及邊界作業條件和環境不熟悉,對高支模區域的危險源分析不準確,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構造體系選擇沒有針對性,支撐體系本身就沒安全可靠性。
4)高大模板支撐系統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文本格式不符合《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設部【2009】87號文)及《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管理導則》(建設部【2009】254號)文的要求,有的就是一本厚厚的計算書,沒有繪制相應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和節點大樣圖,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根本看不懂計算書,不能指導安全施工。
(2)安全管理不到位
1)一些施工企業不按規定在施工前編制模板支撐系統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有的先按“經驗”搭設,待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批準后,根據按批準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整改到位,留下安全隱患。
2)選用的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
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架的搭設材料一般采用鋼管、扣件、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I30-2011)規定宜采用φ48×33.6㎜鋼管,扣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目前,在建筑市場上,許多施工單位使用鋼管、扣件均由市場上租賃而來,由于租賃市場的源頭缺乏有效控制,名義上是φ48×3.5㎜鋼管,實際測量時,不少鋼管壁厚實為φ2.8~3.0㎜,甚至有的只有2.5㎜,其軸向抗壓能力降低φ18.7~13.3%。鋼管使用多年,普碳鋼管易銹蝕,局部壁厚也變薄,嚴重的出現麻坑,影響其承載力,直接導致模板支撐架結構承載能力下降;有些鋼管經過多年使用后,鋼管產生變形和彎曲,而模板支撐設計時均按直線鋼管來考慮,不考慮其彎曲變形的,實際上鋼管彎曲后的承載能力大為降低。有些鋼管的管端經多次氣割或電焊割,端面嚴重不平整,用作立桿時,在對接扣件部位出現初彎曲,嚴重影響立柱的承載力,易失穩。有些鋼管材質不符合要求,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但目前市場上Q235、Q215、Q195鋼管經常混雜,難以保證為Q235。有些扣件合格率低,規范JGJI30-2011表5.1.7規定對接扣件抗滑承載力為3.2kN,直角與回轉扣件抗滑承載力為8 kN,從現場檢查發現,很難達到此規定。
3)不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施工
①搭設的支撐體系缺少連墻件、剪刀撐,或搭設的剪刀撐不成體系;無掃地桿;縱模水平桿偏少(普遍采用隔一搭一)或未連成整體;立桿間距過大、立桿搭接、使得支撐體系的整體穩定性無法保證;還有一些施工現場作業人員不重視模板支撐立桿底部的基礎處理,雨季施工地基產生明顯不均勻沉降,導致模板支撐產生較大的次應力,極易發生垮塌。
②扣件擰緊力矩不符合要求。扣件螺栓擰緊扭力矩值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M·m,實際施工中很多達不到要求,大多在20N·m,有的只有10多N·m,節點剛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造成承載力降低。
③桿件的接頭不符合要求。檢查時常發現一些工地模架立桿的接頭均在同一水平面上。
④斜撐與地面連接處有防滑措施。多數工地在斜撐與地面的接觸外不加處理,沒有構造措施,大大影響斜撐的受力性能。
⑤立桿頂部自由臂尺寸過大。支撐系統立桿頂部自由臂采用頂托支承的模架,檢查時,常發現立桿頂部伸出頂部水平桿的長度過大,嚴重影響立桿的剛度及水平位移。
⑥周邊無拉結。模板支架應與施工區域內及周邊已具備一定強度的構件(墻、柱)通過連墻件進行可靠連接,而實際檢查中經常未設置。
4)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
①有的施工現場將模板支架的搭設工作包給沒有取得建筑架子工特種作業操作證的木工,造成模板支架搭設的缺陷。
②有些工地未按有關標準配備專職安全員,有的配備了專職安全員,但模板支撐體系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施工期間,沒有按規定進行有效的現場安全監督。
③高大模板支架搭設前施工單位工程技術負責人未按規定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搭設過程中也沒有分階段組織檢查驗收,任由操作人員憑經驗隨意搭設,高大模板支撐使用前未進行有效的驗收。
(3)安全監控不到位
1)有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未按規定制定安全監控措施。
2)有的安全監控措施未按要求設置監控點,繪繪監控點布置圖;有的設定的預警值、報警值不符合規范要求。
3)有的安全監控措施未按要求明確監控責任人;有的沒有明確監測使用的儀器;有的沒有規定監控記錄內容和達到預警值、報警值時的處置要求。
預防高大模板支架坍塌的措施
(1)方案編制管理措施
施工單位要建立健全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管理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及《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安全監督導則》和相關安全技術標準規范。施工前按規定對本工程重大危險源進行識別,發現符合《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中的危險性較大工程,應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編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標準、規范及圖紙(國標圖集)、施工組織設計等。
2)工程概況:高大模板工程特點、施工平面及立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具體明確支橫區域、支模標高、高度、支模范圍內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撐的地基情況等。
3)施工計劃:施工進度計劃、材料與設備計劃等。
4)施工工藝技術: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基礎處理、主要搭設方法、工藝要求、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構造設置以及檢查、驗收要求等。
5)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模板技撐體系搭設及混凝土澆筑區域管理人員組織機械、施工技術措施、模板安裝和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技術措施、模板安裝和拆除的安全技術措施、施工應急求援預案,模板支撐系統在搭設、鋼筋安裝、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及混凝土終凝前后模板支撐體系位移的監測監控措施等。
6)勞動力計劃:包括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配置等。
7)計算書:驗算項目及計算內容包括模板、模板支撐系統的主要結構強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項荷載設計值及荷載組合,梁、板模板支撐系統的強度和剛度計算,梁板下立桿穩定性計算,立桿基礎承載力驗算,支撐系統支撐層承載力驗算,轉換層下支撐層承載力驗算等。每項計算列出計算簡圖和截面構造大樣圖,注明材料尺寸、規格、縱橫支撐間距。
8)相關圖紙:包括支模區域立桿、縱橫水平桿平面布置圖,支撐系統立面圖、剖面圖,水平剪刀撐布置平面圖及豎向剪刀撐盎投影圖,梁板支模大樣圖,支撐體系監測平面布置圖及連墻件布設位置及節點大樣圖等。
(2)審核論證管理措施
按照《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中編制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不需要組織專家論證審查的,企業技術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部門應當認真審查,符合要求的應當簽字并報監理單位審核、審批。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按照上述要求審核、審批后,由施工單位組織專家論證審查。經專家論證審查后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單位修改符合要求后經企業總工程師和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組織施工。
(3)驗收管理措施
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對需要處理或加固的地基、基礎進行驗收,并留存記錄。
2)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結構材料應按相關要求進行驗收、抽檢和檢測,并留存記錄、資料。
3)對進場的承重桿件、連接件等材料的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檢測報告進行復核,并對其表面觀感、重量等物理指標進行抽檢。
4)對承重桿件的外觀抽檢數量不得低于搭設用量的30%,發現質量不符合標準、情況嚴重的,要進行100%的檢驗,并隨機抽取外觀檢驗不合格的材料(由監理見證取樣)送法定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5)采用鋼管扣件搭設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時,還應對扣件螺栓的緊固力矩進行抽查,抽查數量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的規定,對梁底扣悠揚應進行100%檢查。
6)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應在搭設完成后,由項目負責人組織驗收,驗收人員應包括施工單位和項目兩級技術人員,項目安全、質量、施工人員,監理單位的總監和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
(4)搭設管理措施
1)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實施前,編制人員或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應根據專項施工方案和有關規范、標準的要求,對現場管理人員、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履行簽字手續,使他們知道怎樣做。
2)搭設模板支撐架體的作業人員必須取得建筑施工架子工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持證上崗。作業人員應嚴格按規范、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交底書的要求進行操作,并正確配戴相慶的勞動防護用品。
3)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地基承載力、沉降等應能滿足方案設計要求。如遇松軟土、回填土,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平整、夯實,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按規定在模板支撐立柱底部采用具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墊板。
4)對于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其高度與寬度相比大于兩倍的獨立支撐系統,應加設保證整體穩定的構造措施。
5)高大模板工程搭設的構造要求應當符合相關技術規范要求,支撐系統立柱接長嚴禁搭接;應設置掃地桿、縱橫向支撐及水平垂直剪刀撐,并與主體結構的墻、柱牢固拉接。
6)搭設高度2m以上的支撐架體應設置作業人員登高措施。作業面慶按有關規定設置安全防護設施。
7)模板支撐系統應為獨立的系統,禁止與物料提升機、施工升降機、塔吊等起重設施鋼結構架體機身及其附著設施相連接;禁止與施工腳手架、物料周轉科平臺等架體連接。
(5)使用與檢查措施
1)模板、鋼筋及其他材料等施工荷載應均勻堆置,放平放穩。施工總荷載不得超過模板支撐系統設計荷載要求。
2)模板支撐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立柱底部不得松動懸空,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桿件,不得任意拆除任何桿件,不得松動扣件,也不得用作纜風繩的拉接。
3)施工過程中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立柱底部基礎應回填夯實;
②墊木應滿足設計要求;
③底座位置應正確,頂托螺桿伸出長度應符合規定;
④立柱的規格尺寸和垂直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偏心荷載;
⑤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等設置應符合規定,固定可靠;
⑥安全網和各種安全防護設施符合要求。
(6)混凝土澆筑管理措施
1)混凝土澆筑前,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確認具備混凝土澆筑的安全生產條件后,簽署混凝土澆筑令,方可澆筑混凝土。
2)框架結構中,柱和梁板的混凝土澆筑順序,應按先澆筑柱混凝土,后澆筑梁板混凝土的順序進行。澆筑過程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并確保支撐系統受力均勻,避免引起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失穩傾斜。
3)澆筑混凝土時要派專人進行監測、監控。施工時不要超負荷施工,發現支架沉陷、松動、變形或變形超過預敬值等情況,應當立即停止作業,組織作業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工程技術人員應當立即研究解決措施并進行處置,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繼續施工作業。
(7)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拆除管理措施
1)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拆除前,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應核查混凝土同條件試塊強度報告,澆筑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后方可拆除,并履行拆模審批簽字手續。
2)高大模板支撐系統的拆除作業必須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層同時拆除作業,分段拆除的高度不應大于兩層。設有附墻連接的模板支撐系統,附墻連接必須隨支撐架體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附墻連接全部或數層拆除后再拆支撐架體。
3)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拆除時,嚴禁將拆卸的桿件向地面拋擲,應有專人傳遞至地面,并按規格分類均勻堆放。
4)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搭設和拆除過程中,地面應調協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進入作業范圍。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在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中,認真按照有關標準、規范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施工,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努力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素質和全員安全意識,高大模板支架坍塌事故是安全可以避免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6第一版。
[2]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筑部,建質[2009]87號關于印發《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2009
[3]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質[2009]254號關于印發《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支撐監督管理導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