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太建設集團的報告之四---品牌篇
“中太”品牌是怎樣煉成的
本報記者尚丹寧 通訊員鐘崇鶴 孫彥池
“胡總書記視察過的企業,我們100%的放心”。一年多來,這是與中太建設集團合作的建設單位和客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作為河北省四大支柱企業之一,作為中國建筑業百強企業,中太建設集團強烈地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意識到管理和質量鑄造的品牌價值,因為他們已經向總書記承諾過,所以他們要以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諾言。
品牌戰略的連鎖反應
2004年,中太建設集團在河北省率先提出了“六個率先”理念,其中就包含了從創建品牌工程、品牌文明工地到創建品牌企業在內的品牌戰略。一步步走到今天,品牌戰略推動中太建設集團樹立起大批品牌工程,成就了中太建設集團的品牌形象。品牌戰略讓中太建設集團贏得了市場,走向了全國,走向了海外。
為了創建品牌工地,中太建設集團早在2002年就制定出統一的施工現場管理規范標準。從門牌標志、現場設備、材料擺放到食堂、宿舍的布置,都嚴格執行集團統一標準,形成了“中太特色”的文明工地形象。
2009年6月3日,齊齊哈爾市創建安全質量標準化工地現場觀摩會在中太建設集團第九建安公司蒙牛液態奶項目工地舉行,來自全市7區9縣(市)的建設、施工單位主管近500人前來觀摩。
6月4日,九公司簽約飛鶴乳業投資2.2億元的飛鶴(甘南)乳品加工廠項目;緊接著,他們又中標了黑龍江的飛鶴龍江項目……如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哪里有飛鶴蒙牛乳品業項目,哪里就有九公司征戰的身影。他們憑借品牌信譽和無人比肩的施工實力與經驗,在乳品業樹起一面“中太旗幟”。
中國乳品業諸多“大腕”之所以對中太建設集團“情有獨鐘”,正是看重了中太建設集團對項目的精細化管理和對工程的一份強烈的責任心。中太建設集團之所以頻頻得手乳品業項目,恰恰是品牌工地、品牌工程戰略推廣引發的品牌效應和“多米諾”現象。
奧運前夕,中太鋼結構有限公司承擔了廊坊開發區飛鶴乳業9000平米廠房的建設工作,當時正值雨季,連綿的陰雨嚴重影響了施工進程。但企業深知,飛鶴將生產的產品是保障奧運食品供應的,工期一天都不能延后。為了保障工期,更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公司實行了總工程師、車間經理和班組長三級負責制,分層管理,共同監督。同時主體安裝與質監站驗收同步進行,與時間展開爭奪戰。最后,他們僅僅用了80天就圓滿完成了任務。上萬個焊點,一次性驗收合格。飛鶴乳業不禁連連感嘆:“不愧是軍轉企業,不愧是軍人出身,在如此惡劣的施工條件下,卻干出如此漂亮的活兒。”
中太建設集團作為全國性的企業,工程品牌遍布全國各地,如廊坊開發區華日國際展覽館一期、管委會國際展覽館三期、還有韓國好麗友、日本新型材料包裝公司等知名企業的現代化廠房以及龍河工業園富士康集團生產車間,航天衛星總裝車間、宇航員培訓中心、湖北工業大學圖書館、湖北中醫學院教學樓、廣東中山展覽館、珠江新城商務大廈、河北廊坊移動通信大樓、清華大學河北科技園等,這些“杰作”都出自中太人之手。如今,中太又把目光瞄向了海外。應該說,中太的成功同樣得益于品牌戰略的實施。
事實勝于雄辯,事實也再次驗證了中太奉行的“做好一個工程,留下一個好口碑,就為自己開拓了一片市場。”的經典理念。
品牌戰略的背后是質量和信譽
近年來,中太建設集團先后承擔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高、大、特、難”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和標志性建筑,并在工程進度與質量、安全管理、科學進步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為什么在金融危機的陰影徘徊不去,建筑市場依然陰霾重重的時候,中太建設集團卻 “全線飄紅”,逆勢上揚,不僅工程量持續增長,回頭客不斷增加,而且佳績頻傳屢獲殊榮,其中的奧秘是什么?
答案其實很簡單:靠的是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對工程質量的孜孜追求;靠得是過硬的產品品質和良好的信譽。“既然客戶選擇了我們,我們就要負責任地做好每一項工程”。集團總裁張明禮如是說。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集團實行了多級項目監控,安全員、質量員等完全按照標準配置,而且薪酬待遇超過同行業標準,因為管理層堅持認為,權力和責任是成正比的,風險和收入同樣是成正比的。
為了提升管理水平、保證工程質量,中太建設集團在硬件、軟件方面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大投入大建設。
集團近年來不斷加大固定資產投入,增加先進施工設備,機械化施工能力不斷提高。集團現有國內最先進的塔式塔吊大型運輸設備,混凝土生產運輸泵送機械等,并具有現代化大型混凝土攪拌中心一座。其中主要設備均屬國際先進水平,國內一流水平,各種機械設備9400臺件,機械動力裝備率5.6千瓦/人,人均機械裝備水平居全國行業領先地位。
大力挖掘和培養人才、儲備人才,為創建人才隊伍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并注意量才使用、人盡其才。集團現有管理人員10000余人,本科、大專以上學歷占73%,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500人,建造師(項目經理)500多人,土建安裝、裝飾裝修、道橋施工等工程技術作業人員60000余人。
創新才能發展,競爭才有活力。從2002年集團第一個五年規劃實施以來,他們一直堅持向科學技術要實力,引導、鼓勵工程技術人員積極開展技術創新和革新。近年來,集團先后推廣應用了四新項目23項,研究QC成果5項,受到省市級的表彰和獎勵。集團共發明專利4項,創新12項施工新技術,其中4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8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河北省批準的13項工法中,有5項達到國家級工法水平。技術創新極大地增強了集團的核心競爭力。
眼下,中太建設集團正大力推動施工技術的進步,他們在高標號、大體積生產施工技術,鋼筋連接深基開挖施工技術,支戶降水技術,各類樁基礎施工技術,倒模施工技術,超高成泵送混凝土技術,超高層建筑施工垂直度控制技術,新材料開發應用技術等方面已躋身國內先進行列,其中有些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太建設集團推行的品牌戰略得到豐厚的回報,突出的業績和良好的信譽贏得了社會和同業的廣泛贊譽和尊重集團連續9年被河北省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多次被評為“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用戶滿意工程施工企業”、“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和“全國廠務公開先進單位”等100多項榮譽稱號。2009年,在榮膺“河北省誠信企業”和“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及ENR“中國承包商60強”的基礎上,集團又登頂了“中國建筑業百強企業”。并先后榮獲河北省“十大精品工程”、“安濟杯”、“文明工地”等獎項200多個,有300多個工程項目被省市評為優良優質工程。
品牌戰略,新時期將有新突破
中太建設集團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李文健認為,2009年是企業實現“二五”發展規劃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凝心聚力、務實高效發展之年,為此,管理層提出將繼續貫徹落實好胡錦濤總書記視察中太發表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在抗震救災中所凝聚的“團結拼搏、齊心協力、攻克時艱、無私奉獻” 的中太精神,與中太特有的軍隊文化、軍人文化和大家庭企業文化融入一體,使之成為永遠激勵和鼓舞中太人奮進的不竭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從而推動企業全面、健康發展。
同時,要把握好投資方向,爭取最大限度地發揮投資效益。要強化產業支撐,突出多元發展,產業聯動,加快構建產業突出、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要加大結構調整步伐,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繼續破除阻礙發展的不良結構。要深層次地謀劃和探索企業發展方向、方法與途徑,提高工作效率和運營的質量,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要研究企業發展,盤活資產,提高企業的科技含量、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打造總部經濟實力,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管理層特別提出,要共同維護中太建設集團來之不易的品牌形象和社會口碑。要做到誠信經營、一諾九鼎,高標準、嚴要求地完成施工任務。
李文健又針對企業發展的具體現狀,提出了今后要實現的“十個突破”:一要在樹立企業品牌上有突破,打造中國品牌,使中太建設集團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二要在工程技術和新工藝上有突破,要與大項目實現同步發展;三要在工程質量和施工現場管理上有突破;四要在技術研發上有突破;五要在創建“魯班獎”上有突破;六要在財務創新上有突破,強化財務管理,為集團上市創造條件;七要在招聘、培育高端技術人才上有突破;八要在國外工程額度上有突破;九要與“三個跨越、四個一體化”緊密結合起來,在BT和BOT項目上有突破;十要在綜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創新上有突破。
李文健表示,今后,中太建設集團將把“服務業主、誠信經營、為業主和用戶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發揮技術、資金、人才管理優勢,確保作為擁有一流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的速度和質量,為社會、為業主提供優良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