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國務院同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實施《“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行動和保障措施,對“十四五”期間統籌推進城市基礎建設作出全面系統安排。
《規劃》提出,到2025年,城市建設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基礎設施體系化水平、運行效率和防風險能力顯著提升,超大特大城市“城市病”得到有效緩解,基礎設施運行更加高效,大中城市基礎設施質量明顯提升,中小城市基礎設施短板加快補齊。到2035年,全面建成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方式基本實現綠色轉型,設施整體質量、運行效率和服務管理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圍繞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提出4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推進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增強城市安全韌性能力。統籌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系統提升城市基礎設施供給能力,持續增強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韌性能力,全面提高城市基礎設施運行效率,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協同建設。
二是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形成區域與城鄉協調發展新格局。強化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城市群都市圈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完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體系,推動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構建連續完整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體系,統籌推進城市水系統建設,推進城市綠地系統建設,促進城市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四是加快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智慧化轉型發展。推動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與改造,構建信息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系統。
《規劃》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立足點,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增效益,提出8項重大行動:城市交通設施體系化與綠色化提升行動、城市水系統體系化建設行動、城市能源系統安全保障和綠色化提升行動、城市環境衛生提升行動、城市園林綠化系統提升行動、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行動、老舊小區市政配套基礎設施補短板行動、城市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行動。
具體來看,開展城市居住區市政配套基礎設施補短板行動。實施居住區水電氣熱信路等設施更新改造。提升城市基礎設施供給能力,例如完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提高管道燃氣普及率、集中供熱能力,適度超前建設城市配電網,滿足城市電力負荷增長需求。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
《規劃》提出,“十四五”建設智能化道路4000公里以上,建設智慧多功能燈桿13萬基以上,建設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站600座以上,累計建成公共充電設施150萬個。同時,5G網絡部署方面,實現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工業園區、交通樞紐等重點應用場景深度覆蓋,基本完成全國縣級及以上城市城區千兆光纖網絡升級改造。
同時,《規劃》提出,將開展城市韌性電網和智慧電網建設。結合城市更新、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開展城市配電網擴容和升級改造,推進城市電力電纜通道建設和具備條件地區架空線入地,實現設備狀態環境全面監控、故障主動研判自愈,提高電網韌性。建設以城市為單元的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推進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建筑一體化利用,有序推進主動配電網、微電網、交直流混合電網應用,提高分布式電源與配電網協調能力。因地制宜推動城市分布式光伏發展。發展能源互聯網,深度融合先進能源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支撐能源電力清潔低碳轉型、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優化和多元主體靈活便捷接入。
此外,全面提升城市各類基礎設施的防災、減災、抗災、應急救災能力和極端條件下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快速恢復能力。新城區結合組團式城市布局,推進分布式水、電、氣、熱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地下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建設和管理機制,逐步對老舊基礎設施進行更新改造,及時排查和消除安全隱患。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國預計新建和改造燃氣管網24.7萬公里,新建清潔熱源和實施集中熱源清潔化改造共計14.2萬兆瓦。結合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新建和改造集中供熱管網9.4萬公里,開展城市配電網擴容和升級,重點城市中心城區供電可靠率高于99.99%。
施行城市園林綠化提升工程,“十四五”期間,預計全國新增和改造城市公園綠地面積約10萬公頃。城市綠道方面,預計全國新增和改造綠道長度約2萬公里。在有條件的地方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管理,逐步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數字化、監測感知網絡化、運營管理智能化,對接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支撐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我國還將開展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行動。加快推進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推進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開展車城協同綜合場景示范應用。推進面向車城協同的道路交通等智能感知設施系統建設,構建基于5G 的車城協同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開展特定區域以“車城協同”為核心的自動駕駛通勤出行、智能物流配送、智能環衛等場景的測試運行及示范應用,開展基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無人物流、移動零售、移動辦公等新型服務業。
《規劃》還提出7項保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多渠道籌措資金、建立城市基礎設施普查歸檔和體檢評估機制、健全法規標準體系、深化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