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清理各類證明事項,更多消除群眾和企業辦事煩惱。
會議決定,順應企業和群眾呼聲,全面清理各類證明事項。一是對國務院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設定的證明事項,可直接取消的要立即停止執行,并抓緊修改或廢止規章、文件。年底前先行取消申請施工許可證時需提交的資金到位證明等一批證明事項。二是對法律法規有規定,但可通過法定證照、書面告知承諾、政府部門間核查等涵蓋或替代的證明事項,要提請修法,依托信息共享和信用體系予以取消。三是對各地自行設定的證明事項,除地方性法規規定外,最晚應于年底前取消。四是各地區各部門要及時公布取消和保留的證明事項清單,對確需保留的要逐項列明設定依據、辦理指南等。清單之外,政府部門、公用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不得索要證明。
工程建設領域的審批制度近期正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尤其是今年5月18日正式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國辦發〔2018〕33號),要求16個地區進行改革試點,大大精簡了審批環節。本月,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住房城鄉建設部相繼在福建省廈門市召開相關工作座談會和培訓會,進一步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6月4日,韓正在廈門主持召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聽取有關部門和部分試點地區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韓正表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內容。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進行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對一切不符合新發展理念、不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政府管理方式都要堅決改變,要以市場主體和群眾感受為標準,構建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韓正強調,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聚焦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加快形成一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要突出“四個統一”,就是要統一審批流程,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和各類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改革;統一信息數據平臺,從橫向和縱向全面實現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統一審批體系,通過“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一個系統”實施統一管理、“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一套機制”規范審批運行;統一監管方式,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新機制。
韓正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堅決服從改革大局,形成支持改革、配合改革、推進改革的合力。試點地區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推動重點改革任務早日取得突破。要上下聯動、共同努力,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立改廢釋等工作,確保如期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目標任務。
6月5~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廈門召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培訓會,北京、上海、浙江等16個試點地區相關負責人參加了培訓。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在會上說,各試點地區要盡快按照既定時間表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爭取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為此,王蒙徽要求,試點地區要學習借鑒廈門等地的改革經驗,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實施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優化再造審批流程,進一步提高審批效率,優化營商環境。
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完善考核評價機制,跟蹤督查改革任務落實情況。王蒙徽要求,試點地區要成立領導小組,完善工作機制,編制實施方案,確定量化目標,制定時間表、路線圖,確保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為達成上述目標,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各試點地區在優化再造審批流程的同時,要進一步精簡審批環節,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審批事項和前置條件;擴大下放或委托下級機關審批的事項范圍;對管理內容相近的多個審批事項,原則上整合為一個審批事項,推行聯合勘驗、聯合測繪、聯合審圖、聯合驗收等;各試點地區審批機關能夠通過征求相關部門意見解決的事項,轉變為政府內部協作事項,推行告知承諾制。要抓緊完善審批體系,狠抓“一張藍圖”“一個系統”“一個窗口”“一張表單”“一套機制”建設,著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據介紹,被“點贊”的廈門改革經驗主要包括將工程項目審批分為四個階段,各階段實施“一家牽頭、一口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的審批受理模式,減輕企業負擔,壓縮審批時間。同時推行“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互聯網+政務服務”、“24小時自助服務+15分鐘便民服務圈”、“周末無休制度”等改革,大大減少了報建單位的辦事成本。(建筑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