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業動態 |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
增值稅稅率擬為11%!建筑企業怎樣才能笑傲"營改增"過渡期 |
發布時間:2016/3/2 瀏覽次數:6195 次 來源:
|
李克強總理在座談會上明確指出,全面推進營改增,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的“重頭戲”。
于是各個行業強打精神,期待這后續,畢竟,產業轉型和“營改增”掛鉤,各行各業大佬們相比為爭上游,甘心流汗流血吧。
建筑行業的各大佬們也翹首以盼了好久,行業協會也在年初引發了《關于做好建筑業企業內部營改增準備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為建筑企業梳理了營改增準備工作的重點。將一切工作準備在前,以全力迎接建筑行業“營改增”。
不負眾望,2月22日,我們終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關于“營改增”的正式文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做好建筑業營改增建設工程計價依據調整準備工作的通知》,明確建筑業的增值稅稅率擬為11%
首先,什么是建筑行業“營改增”?
營改增,全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也就國家打算在“十二五”期間,將營業稅這一稅種基本取消,本來在營業稅征收范圍的行業,全都轉為增值稅。
稅務局分為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國稅局主要征收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地稅局主要征收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營業稅被取消了,增值稅改革之后,原本交營業稅的建筑行業,也需要交納“增值稅”了。
其次,“營改增”對建筑行業是好事嗎?
據知乎的專業人士分析,國家推廣“營改增”,利處大大的: 1、減少營業稅的重復征稅,對大部分企業來說稅負下降; 2、由于發票可以抵扣,增加了企業的議價能力; 3、營改增一旦完成,全行業會形成抵扣鏈。
世間萬物均有兩面性,就像磁帶有A面和B面,有利有弊才是正,F象。沒辦法,磁帶和兩面性,暴露了筆者是一個年代久遠的辯證主義者。
拉回話題,這位專業人士認為“營改增”的弊端是:沒有辦法核算進項的企業,或者科技企業等以人力為成本的企業將實際上吃虧。
當然,這些利弊放在各行各業皆準,建筑行業同樣會受到來自政府的陽光普照和不定性風雨的侵蝕。 如何定義,因為“營改增”而產生的一些新、老項目?
因為建筑行業的特性,“營改增”作為一種改革新產生的稅率,必然會牽涉到“營改增”正式公布之前簽訂的合同,以及公布之后簽訂的合同,也就是所謂的新、老項目。
根據肖太壽博士個人研究和現有的各類信息,新、老項目劃分為四種情況。
(1)營改增之前,簽訂的建筑施工合同,但是,沒有辦理工程施工許可證,導致了工程未動工,營改增之后,才辦理了工程施工許可證,工程正式動工的項目,叫做新項目。第一個標準是以工程施工許可證為標準的。 (2)營改增之后才簽訂的建筑施工合同的項目叫做新項目,所以第二個標準是以合同為主。 (3)營改增之前未完工的施工項目,營改增之后繼續施工的項目,叫做老項目。 (4)先上車后買票的行為,營改增之前沒有辦理任何的合同,包括工程施工等法律手續,但是工程已經正式動工了,營改增后再補辦有關的合同、工程施工規劃等一些手續的工程,這還是叫做老項目。
新、老項目納稅遵循的原則
原則是:新項目,新政策,老項目,老政策。也就是說,新項目按增值稅率處理,老項目繼續按照營業稅處理,營改增之后,地稅是不會撤掉的,地稅、國稅還是同時存在,將聯合辦公。在營改增之后的老項目,還是要繼續交營業稅,這個保留。新項目,新政策,老項目,老政策,這是我們國家改革以穩定為主的。 新、老項目歸類完畢之后,必然會涉及到“營改增”過渡期,建筑企業新老項目如何銜接?
(1)營改增之前采購的建筑施工材料已經用于工程施工項目,但是,拖欠材料款,營改增后,才支付供應商的材料款,而獲得了供應商開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不可以抵扣增值稅的進項稅。 (2)營改增之前,施工企業購買的辦公用品,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以及其他存量資產,但是一次未獲得對方開據的發票,等到營改增以后,才獲得以上資產供應商開據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樣不可以抵扣增值稅的進項稅。 (3)營改增之前已經完工的施工項目,但是未進行工程結算,營改增后才進行了工程結算,收到了業主支付的工程款,建筑企業繼續按3%交營業稅,繼續開建安營業稅發票。 (4)營改增前,已經完工的施工項目,而且,進行了工程結算,但是業主一直拖欠工程款,營改增后業主才支付工程款,施工企業繼續按3%交建安稅,開建安發票。 (5)營改增之前已經完工以及營改增之前未完工的施工項目,營改增之后繼續施工的項目,可能有兩種方法處理,第一,繼續按照老政策執行,就是按3%上建安稅,第二,執行3%的稅率簡易增值稅。這兩種到底是哪一種?以相關文件出來為準。 (6)營改增之后,新老項目交替出現,共同經營,共同生產的情況下,必須要分開采購,分開核算,分開決算,也就是說,營改增后老項目產生的增值稅的進項稅,不可以在新項目進行抵扣。
特別注意:《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加強領導,采取措施,于2016年4月底前完成計價依據的調整準備。此外,中國建筑業協會和中國建設會計學會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做好建筑業企業內部營改增準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建筑業內部做好營改增準備!兑庖姟诽岢,建筑企業應該學習現有其他行業營改增文件,開展增值稅模擬運轉,制定應對方案。 |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
|
|